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贵州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座谈会侧记

发布时间: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8月19日,贵州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座谈会在贵阳举办,大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和市场需要,探讨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如何进一步打造特色高效山地马铃薯产业?与会人员聚焦马铃薯产业“卡脖子”技术等方向开展讨论。

“要发挥科技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说,包括贵州在内的西南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一半。西南地区马铃薯面临单产不高的问题,贵州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马铃薯大面积单产提升,助推国家马铃薯产量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菲利普·基尔博士则认为,贵州独特的立体山地气候为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通过在研发项目、共建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以国际合作提升贵州马铃薯产业,拓展产业新空间。

发展现代农业,种业是基础。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拥有丰富的国内外资源,近年持续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新品种选育等工作,满足市场需求。

“中心能提供优质种质资源,助力选育出抗晚疫病、早熟、高产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表示,期待与贵州农业科研人员合作,开展马铃薯抗逆品种选育和气候适应性研究。

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范士杰在发言中说,种薯直接影响马铃薯生长水平。要优化繁育体系,推广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提高种薯质量,助力实现增产。

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运用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技术模式是关键。

“贵州要大力发展冬作马铃薯产业,提升产业效益。”贵州省科协副主席、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李飞研究员说,经过多年探索,贵州马铃薯研究人员已探索出冬作马铃薯种植模式,在每年4、5月上市,这段时间是周边省份马铃薯空档期,避免了激烈竞争,单价也比在其他时间的高。冬作马铃薯需要长期购买种薯,能带动本省马铃薯种业发展。

一番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激发的不仅体现大家对于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信心,更体现大家要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的决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