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马铃薯育种团队在冬作区开展早熟新品种选育工作
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全省中低海拔马铃薯主产区布点实施早熟马铃薯品种(系)区域试验,并建立了早熟马铃薯育种基地。5月13日至17日,马铃薯育种团队成员先后到三穗、荔波区试点和育种基地开展试验材料收获及评价工作。
本年度,马铃薯育种团队成员采用免打孔覆膜双垄栽培技术,在三穗、荔波各设立了4亩左右区域试验基地,创建含低代及高代无性系育种基地16余亩,参试材料共计1200余份。围绕抗病性、产量、整齐度和商品性,对16份区域试验材料进行田间现场评价,其中2个品种(系)表现突出。通过开展薯型、芽眼深浅、薯肉颜色等质量性状鉴定,部分品系达到预期育种目标,将选入开展后续田间试验。
本次早熟新品种选育工作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宋波涛现场指导。结合宋波涛的意见建议和本地区育种工作实际需求,育种团队将在后期工作中重点加强种薯储藏管理和田间排水防涝措施。同时,将充分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精准鉴选评价,提升育种效率和质量,以期推动贵州优质高产早熟鲜食型新品种选育工作迈向新的水平。